分享好友 头条首页 头条分类 切换频道

印度贸易赤字扩大,卢比兑美元汇率承压

2022-03-07 12:044610中国联合钢铁网

由于国际原油价格高涨,印度贸易赤字已经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印度经常账户赤字率的不断扩大,将体现为印度通货膨胀的高企和卢比兑美元汇率的贬值。这或许会推动印度央行重新考虑其宽松货币立场,加快加息的步伐。

印度2月贸易数据显示,印度贸易赤字在逐渐扩大。印度商工部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印度2月商品出口达338.1亿美元,同比增长22.36%,进口达550.1亿美元,同比增长34.99%。在进口增速明显快于出口的推动下,印度2月贸易赤字也在大幅扩大,且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2月,印度贸易逆差达212亿美元。而在1月,印度贸易逆差还是174.2亿美元。2021年2月和2020年2月,印度贸易逆差分别为131.2亿美元和101.6亿美元。

印度进口大幅增长主要原因是包括国际原油价格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在不断高涨。原油在印度进口商品中总价值排第一,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直接推动印度进口总额大幅上升。1月,印度原油进口达8902.784亿卢比,而在2021年同期,印度原油进口价值仅为6890.046亿卢比,同比增长29.21%。印度财年从每年4月开始。本财年以来(2021年4月-2022年1月)印度原油进口达96789.792亿卢比,而在上个财年的同期为47087.527亿美元,同比增长达105.55%。植物油为印度另一个大类的进口商品。1月,印度植物油进口达1381.205亿卢比,而在2021年同期,印度植物油进口仅为830.123亿卢比,同比增长66.39%。

由于印度80%的原油依赖国际市场进口,业内机构预计,国际原油价格每桶上涨10美元,将推动印度经常账户赤字率上升约0.5个百分点。数据显示,印度目前的原油进口成本已经超过100美元一桶,达到100.71美元一桶。而在去年的11月4日,印度原油的平均进口成本在83-84美元一桶左右。印度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之一的MridulK.Saggar指出,国际市场能源价格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印度原油篮子在前两个月上涨了近25%。印度金融服务机构EmkayGlobal的研究人员指出,印度2022-23财年的经常账户赤字率将比上年提高约2.5个百分点。

在最近的两个季度,印度经常账户赤字率已经呈现为扩大趋势。2021年7-9月,印度净出口与GDP的比率为-2.8%,但到了2021年10-12月,这一比率已经扩大至-3.4%。

印度评级机构IndiaRatingsandResearch指出,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地缘政治紧张将提高石油、珠宝、食用油和化肥的价格。目前,印度对这些物品的进口依存度很高。预计印度在2021-22财年的商品进口费用超过6000亿美元。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战争冲突对印度经济的直接影响,将通过通货膨胀、经常账户赤字增加和卢比贬值来体现。

在印度经常账户赤字率不断扩大下,印度卢比兑美元汇率已经大幅下跌。4日,印度卢比兑美元汇率已经下跌至76.16卢比兑1美元,这是近3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印度一家金融服务机构的外汇分析师指出,由于原油价格高涨,近期印度卢比兑美元汇率还将进一步承压。同时,考虑到美联储即将加息对强势美元的支撑,卢比汇率下行压力明显。

印度原油和食用油进口价格的大涨将直接推动印度通胀上升。1月,印度CPI已经超过6%的央行容忍上限。但这是印度汽柴油零售价格至少4个月没有更新的条件下。从3月7日开始,印度汽柴油零售价格将恢复为每日更新,如果印度政府没有采取减税措施,目前的进口油价将大幅推高印度国内市场的零售价格。业内预计,印度汽柴油价格每升或将上涨8-10卢比。“黑海方向的葵花籽油进口已经停顿,从乌克兰的进口也已经关闭,这将为全球植物油的供给造成很大的空缺。”孟买食用油经纪咨询机构SunvinGroup的相关负责人说。

这给印度央行制造了难题。在上个月的双月货币政策会议上,为促进经济增长,印度央行既没有上调基准利率,也没有上调逆回购利率,还是继续维持宽松货币政策。印度央行此前预计印度通胀会逐月下降。但在国际原油和食用油价格大幅上涨的背景下,印度的通胀不仅不会向下走,很有可能继续上攀。印度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之一的JayanthR.Varma指出,现在是时候从更广泛的角度考虑货币政策的目标,而不能仅仅是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目前,地缘政治紧张已经成为比疫情影响更大的全球经济风险。由于通胀,印度需要提高名义利率,货币政策立场也需要由此前的宽松调整为中立。在印度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中,JayanthR.Varma是仅有的反对宽松货币立场的成员。

此前机构普遍预计,由于根深蒂固的促经济的政策目标,印度央行可能最早会在8月或以后的会议上实施加息。但现在由于贸易赤字和通货膨胀,印度央行可能会将加息动作有所提前。

免责声明: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为了传递信息,我们转载部分内容,尊重原作者的版权。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李克强:今年采取的应对举措不仅是短期的既立足当前,也着眼长远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11日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李克强表示,今年我们降低了赤字率,到2.8%,少了2000多亿,但与此同时,我们加大了财政支出的力度。今年采取的应对举措不仅是短期的,既立足当前,也着眼长远,是可持续的。中国还有应对气候变化、收入差距、债务、人口等诸多问题,这些需要我们在中长期过程中(包括今年)去有力应对的。因此,我们有关方面措施都在安排部署,中国现代化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

0评论2022-03-11422

赤字率下降,中国可用财力为何明显增加?
在今年赤字率降至2.8%的情况下,中国财政支出仍然加码,较去年扩大2万亿元(人民币,下同)以上。政府工作报告称今年“可用财力明显增加”,那么钱从哪儿来?根据官方披露的信息,今年财政赤字率有所下降,支出规模明显加大,可用财力明显增加主要是特定国有金融机构依法上缴近年结存的利润。这笔资金前年和去年没有使用,为今年留下了政策空间。安排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上缴利润,是中国的惯

0评论2022-03-11423

印度去年四季度经常账户赤字率或达2.8%
印度研究机构的分析报告显示,在进口商品价格不断上涨的推动下,印度去年四季度经常账户赤字率可能达2.8%。印度评级与研究(Ind-Ra)在日前的报告中指出,由于进口商品价格的不断上涨,印度去年四季度经常账户赤字将扩大至236亿美元,经常账户赤字率(CAD)将达2.8%。这是近13个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该报告指出,在本财年的第二财季(2021年7—9月)印度的经常账户赤字为96亿卢比,经常

0评论2022-03-10167

国务院研究室向东:赤字率适当调低,但积极财政政策取向未改变
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向东在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近两年我们适当调低了赤字率,主要有多方面考虑。一是虽然适当调低了赤字率,但积极财政政策的取向没有改变。二是适当调低赤字率有利于增强财政可持续性,为应对以后可能出现的复杂困难局面留出空间。三是今年将赤字率调回至3%以内,释放了我国经济和财政运行稳健的信号,能够提振市场信心。

0评论2022-03-06483

2025年全球铜市场将重新出现供应赤字
    美国银行(BofA)全球研究分析师在一份新报告中表示,预计随着当前一波项目建设的完成,铜市场将从2025年起重新出现赤字。该银行表示,尽管预计2022年出现赤字,全球铜产量将在2023年增长7.7%,但鉴于近年来新建铜矿的表现不佳,风险偏向下行。“虽然近期项目管道的可见性很好,但活动的增加伴随着震荡,”该银行的分析师表示,“事实上,目前开发的许多项目

0评论2022-03-03213

财政部:财政赤字保持在合理水平,扩大财政支出规模
24日,财政部官网发布《2021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报告展望2022年工作时提到,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重点做好六个方面工作:一是实施更大力度减税降

0评论2022-02-25194

刘昆人民日报撰文:适当确定赤字率,合理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财政部部长刘昆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2022年,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深刻理解和贯彻落实中央要求,“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增强可持续性,就是要统筹需要和可能安排财政支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好高骛远、吊高胃口;适当确定赤字率,科学安排债务规模,有效防范化解风险。具体来说,要把握好几个方面:实施更大力度减税降费,增强市场主体活力。保持适当支出强度,提高支

0评论2022-02-18135

1月新增地方债计划发行量达5837亿元,进度远超去年
截至1月27日各地披露的数据显示,1月新增地方债计划发行量达5837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4844亿元,进度远超去年,表明积极财政政策在年初已开始发力。多位专家预计,2022年预算赤字规模有望保持在合理水平,专项债发行规模料与去年相当,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主要向制造业和小微企业倾斜。

0评论2022-01-28210

2021年中国财政政策发力,新一轮减税降费通道开启
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8.1%。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共同发力,其中通过减税降费、增加投资,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得了预期效果。面对内外挑战,2021年中国经济表现不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民收入、就业率、外贸等各项指标稳健,令专家印象深刻。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原副院长白景明分析,包括积极财政政策在内的宏观政策、微观政策、结构政策、科技政策、改革开放政策等发力精准。白景明说,积极的财政政

0评论2022-01-20416